升学黄金通道!2026IEO经济竞赛参赛价值/报名方式/组别设置/竞赛环节/组队策略/备赛规划一文全,附初选站历年真题

国际经济学奥林匹克(IEO)作为全球13项科学类奥林匹克竞赛之一,已成为培养未来经济学领袖的重要平台。2026年,IEO全球总决赛将历史性地在中国苏州举行,这将为中国学子提供前所未有的参赛机会。本文将从赛程安排、组别设置、升学价值等多角度全面解析2026年IEO经济竞赛。

一、2025-2026赛程一览

2026年IEO竞赛采用多级晋级制,涵盖从初选到全球总决赛的完整流程。具体赛程安排如下:

2026年IEO竞赛核心时间节点​

赛事阶段
时间
形式
地点/备注
报名截止
2025年11月20日23:59
线上
逾期系统关闭,不可修改组别信息
初选站
2025年12月
线上
全球同步选择题测评
中国站
2026年春季
线下
广东/长沙赛区,选拔国家队
亚洲站
2026年7月
线下
上海(次级竞赛机会)
全球总决赛
2026年8月
线下
中国苏州(历史性落户亚洲)

中国作为2026年东道主享有特殊权益,将派出三支国家队。其中一队和二队参加苏州全球总决赛,三队参与悉尼亚洲站竞赛。初选站允许个人参赛或4人团队参赛,中国站则要求必须组成3-5人团队。

二、组别设置

2026年IEO竞赛针对不同学术水平的学生优化了组别设置,分为三个不同路径:

IEO竞赛组别设置与考核内容​

评估维度
新秀常规组
新秀高级组
专业组
适合年级
6-9年级
9-12年级
9-12年级
命题语言
中英双语
中英双语
英语
考核内容
微观经济学、个人理财
微观、宏观经济学、个人理财
微观、宏观经济学、国际经济与时事
题目数量
40道选择题
40道选择题
45道选择题
答题时长
60分钟
60分钟
60分钟
晋级权限
仅限中国站
可晋级亚洲站
可晋级全球总决赛

新秀组主要面向零基础或刚入门的学生,聚焦经济学基础概念与个人理财;而专业组则针对已系统学习AP/IB/A-Level经济学课程的学生,考核内容更为深入且全英文进行。

三、参赛价值

IEO竞赛在升学申请中具有显著优势,尤其是对于经济学、商科、金融等相关专业。据统计,IEO全球总决赛选手中超过60%被世界前50大学录取,部分学生更是成功踏入哈佛、耶鲁、牛津、剑桥等顶尖学府。2019年中国冠军团队全员获得藤校录取offer。

竞赛内容与AP、IB、A-Level经济学课程高度兼容,80%内容与这些课程重合,能够有效衔接大学课程,为参赛者构建系统的经济学知识体系。此外,IEO奖项还获得国际组织青年经济学家计划、顶级智库实习名额的青睐,其财经素养认证获得全球百余国认可。

四、比赛环节

IEO竞赛内容涵盖经济学、商业和金融三大领域,全面评估参赛者的学术知识和应用能力。不同级别的竞赛有着不同的考核重点和形式。

初选站:采用线上闭卷考试形式,主要考察经济学基础知识。新秀组聚焦日常经济决策(如储蓄、投资风险评估),而专业组则需要分析汇率机制、全球化影响等现实议题。

中国站:竞赛环节更为多元,包括四个核心部分:经济金融测评(闭卷笔试,40%权重),主要考察进阶宏微观经济学和基础金融学;商业案例分析(团队路演,35%权重),要求针对真实商业案例提出解决方案并答辩;社会创新展示(团队项目汇报,15%权重),提交经济相关创新项目并进行现场展示;学术工作坊(团队协作,10%权重),解决特定经济学问题。

全球总决赛:在中国站基础上增加国际经济议题,新增“经济政策限时辩论”环节,团队代表不同经济体,围绕“债务重组”或“气候赔偿”等议题展开博弈。此外,还增设数据定量分析环节,要求通过Python处理世界银行经济数据并撰写报告。

五、组队策略

一个具有竞争力的IEO团队应具备多元化的角色分工。理想的团队构成包括:经济理论专家(精通经济学原理和模型)数据分析能手(掌握数据处理工具如Python)商业策略分析师(擅长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设计)以及演讲表达专家(具备优秀的表达和答辩能力)

初选站允许个人参赛或4人团队参赛,支持跨校、跨年级组队;中国站则要求必须组成3-5人团队,未组队者将由组委会统一分配。报名截止前可自由更换队员,截止后未成队者将自动转为个人参赛。

六、奖项设置

IEO竞赛设有清晰的晋级路径和丰富的奖项体系。从初选站到中国站的晋级率约为20%,而从中国站到全球总决赛的晋级率则低于5%(仅专业组前2队晋级)。

团队晋级路径为:初选站团队总分前20%直通中国站;个人晋级路径为:未组队选手按个人成绩排名入围,前10%-15%可晋级。

奖项设置方面,IEO设有丰富的个人和团队奖项。个人奖项包括最佳个人能力奖、最佳演讲奖、经济学学术大脑奖等;团队奖项包括最佳智囊团奖、最佳代表团队奖、金银铜牌团队等。在中国站,团队总分前15%可获得金牌,前30%获得银牌,前45%获得铜牌。

七、获奖策略

根据不同组别,备赛策略和时间规划应有所区别。

新秀组建议投入120小时左右,每周6小时×20周,扎实基础+题型训练。重点掌握微观经济学基础概念(如供需曲线、消费者行为)和宏观经济学入门知识(如GDP核算、通货膨胀)以及个人理财知识。

专业组建议投入180小时左右,含50小时团队模拟,侧重综合应用与协作解题能力提升。需要掌握更进阶的经济学理论,如博弈论、市场失灵、财政政策、汇率机制等,并关注全球经济时事。

知识体系构建方面,推荐精读曼昆《经济学原理》、Campbell McConnell《Economics》等经典教材,掌握核心经济框架。同时,要关注实时经济议题,培养经济学直觉。真题演练是备赛的关键环节,通过练习近5-10年真题,可以熟悉考试题型和提高解题速度。

2026年IEO经济竞赛不仅是一场智力竞赛,更是培养未来经济学家的重要平台。全球总决赛首次落户中国苏州,为中国学子提供了难得的国际展示机会。新赛季的赛制革新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,注重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能力,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经济治理人才的核心要求。把握报名时机,制定科学备赛计划,有望在这一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学子的学术实力和创新思维。


备考新赛季IEO竞赛的同学

扫码免费领取近十年最新真题+答案解析+备赛书单